张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辖地级市,因旅游建市,是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心区域。
2017年,被授予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
1982年9月,张家界家森林公园成为第一个家森林公园。1988年8月,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由张家界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列入首批家5A级旅游景区。
张家界景区分为四大块,张家界家森林公园,杨家界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四大景区,统称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杨家界地处张家界市以西,北邻天子山,西抵袁家界,离张家界森林公园只有十公里。海拔1000多米,属张家界四大核心旅游景点之一,其乌龙寨空走廊三道鬼门关土匪窝等景点已列入张家界经典游览线路。
张家界大峡谷紧邻世界自然遗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2011年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2016年跻身全市第三大景区,成为全省十二条旅游精品线,2017年张家界大峡谷正式启动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2018年成为全市首个家级服业标准化示范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距桑植县城85公里,雄踞武陵山脉北端,澧水源头,其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米,为武陵山之巅,景区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山五大林区组成,总面积4.49万公顷,为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南部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
袁家界位于杉刀沟北麓,地处张家界世界自然遗的核心,海拔1000余米,四陡壁悬崖,矗立在武陵山区之,恰似乎地突起高台。是以石英岩为主构成的一座巨大而较缓的山岳。
黄龙洞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著名的溶洞景点,享有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最美旅游溶洞等荣誉。已探明洞底总面积10万方米;洞体分四层,洞有洞洞有山山有洞洞有河。经外地质专家考察认为黄龙洞规模之大内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学的所有内容。
龙王洞是张家界旅游核心景点之一,被溶洞专家称赞为世界溶洞奇葩,是最大最古老的溶洞之一。龙王洞总长约30公里,均高度50米,宽80米,有58个厅台28条石走廊15处珍珠瀑布3条地下阴河湖泊2个水花池45处,洞石笋石钟乳石幔石花遍布,更有天下第一柱之称的龙王宝柱。
九天洞号称亚洲第一大洞,因有九个天窗与地面相通而得名。洞分上下三层,总面积250万方米。九天洞因有九个天窗与洞顶地面相通而得名。1987年山溶洞探险勇士王海然发现,1988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九天洞作为际溶洞组织成员单位是际溶洞探险基地。
黄石寨亦名黄狮寨,原名黄丝寨,黄氏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黄石公在此隐居而得名,是张家界旅游区的精华,向有不登黄狮寨,枉到张家界之说。海拔1200多米,由诸多的悬崖峭壁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积16.5公顷。其主要景点有天书宝匣定海神针南天一柱金海探龟等,是张家界美景最集的地方,同时也是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曲自西向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
鹞子寨位于张家界家森林公园的北方向,与黄石寨,杨家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海拔1500米,以险著称,原名腰子寨,因形似腰子肾脏而得名。它与黄石寨遥遥相对,沟深峰削,山势很险,但寨顶却有一个开阔的地,是绝妙的天然观景台,面积约方米,四悬崖深谷,非常险要。
五雷山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慈利县城,距常张高速慈利出口20公里处,北临石门,依临澧,南接桃源,是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
普光禅寺是张家界景区一部分。普光禅寺建于公元1413年,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寺占地8000方米,是佛教与道教文化相结合的古老人文建筑,内有着普光寺武庙文昌祠等景点。
张家界酒野生菌石耳杜仲葛粉茅岩莓茶猕猴桃龟纹彩石板栗石耳炖鸡鸭泥鳅钻豆腐酸酢鱼土家三下锅夫妻萝卜十八子磨芋干土家合渣葛根酥玉露茶。
土家织锦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够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少许的苗族也是哭嫁的。不过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事实上,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规的同姓婚姻,也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土家人认同。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可结为夫妻。在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自由恋爱,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清乾隆鹤峰县志载至于选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问女子愿否。如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与聘定,终身莫改。
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腊月则二十八过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为赶年。
命字俗称取号,男子多用朱漆金字木匾迎亲,迎亲前一日,亲友鸣鼓奏乐将木匾送至新郎家。父亲率新郎拜领,谓之拜号匾,拜毕将匾悬挂于堂壁,谓升号匾。升号匾要三吹三打,鸣炮奏乐。鸣炮后,设筵堂,挑童子九人加新郎十人,叫做陪十兄弟,并且称十人新郎为状元郎。
九子鞭又叫天神鞭,流行于汉白土家各族民间,尤以白族人民最为喜爱,他们把幸福吉祥寄托于神灵,为取悦神佑,伐深山紫竹,竹顶开孔,内置九枚铜钱,鞭长约1米到1.5米左右,大以本人手握为适,饰以花穗赤绸,紫里带红,十分醒目。打九子鞭既可独舞,又可群舞,少则一人,多则上百。表演者手握鞭杆,伴着唢呐不停舞动。方法有单手拍,双手舞花,盘绕。时而在脚外侧或内侧拍打,时而又在肩上臂上轻敲,动作优美而粗犷。鞭杆舞动,古钱相擦,发出的响音富有韵律节奏,颇为动听。动作有天女散花姊妹相会雪花盖顶拦门左右螃蟹夹草等。
土家人祭土地神,是为了祈求作为一方之主的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也保佑一村人安驱邪护村。土家人对土地神十分虔敬,凡土家族地区每村每寨都有一个或多个土地庙,随处可见。土地庙形式多种,有用大理石精心搭建的,也有用四块粗板搭建的简易庙或依山洞岩屋而建的土地庙。
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时,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锣钹唢呐鼓等乐器。每人手拿一盏纸扎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八仙瓦岗寨,梁山英雄之类。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起西落,进一个半边月,出一月团圆,舞个太极图。亦可进民房表演,叫愿灯,多为祝福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打吆喝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叫众灯,是让大家看的。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土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摆手舞分单摆双摆大摆手摆手数种。跳摆手舞击大鼓鸣大锣,气势宏浑壮阔,动人心魄。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亦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呓嗬。
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的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充分体现出土家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对加强民族间团结有一定的作用。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长一尺,舞者左右各执一根,将另一根抛在空,左右开弓,击打空花棒使之不落地。